发表时间:2021-12-01
百里荒牧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初冬时节,徜徉在宜昌广袤的乡间,但见一家家养殖场干净宽敞,栏舍内猪牛羊膘肥体壮……处处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好一派产业兴旺、物丰民康的喜人景象!这是我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落实各项强牧惠牧政策,精准发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实现华丽转身,为“十四五”畜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夯实了根基。
市畜牧兽医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沈洪学介绍,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356万头、家禽出笼2856万只、肉羊出栏113万只、肉牛出栏4.2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4万吨、6.8万吨、0.87万吨,其中肉类总产量和生猪外调量均居全省第一。畜禽粪污治理任务圆满完成,畜牧业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超过5000元,实现了在保护绿水青山中高质量发展。
畜禽产品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生猪养殖收入占我市贫困户年收入的近一半,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畜牧兽医中心积极作为,把稳定生猪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的重点来抓,先后出台了育肥猪保险和仔猪补栏奖补、畜牧业普惠金融增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优惠政策,建成了秭归县杨林桥镇、宜都市枝城镇等一批生猪收入过10亿元乡镇,夷陵区鸦鹊岭镇白河村、枝江市百里洲镇白马寺村等一批收入过亿元村。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第49期工作动态推介了宜昌的经验作法。
做强优质草食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8年,“夷陵牛”被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成为中国55个地方黄牛品种的一个新品种。市畜牧兽医中心指导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助科技力量,改良生产出高档优质雪花牛肉,填补了省内空白,一举夺得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当年,“夷陵牛”还作为中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地方肉牛品种,参加了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专家现场品鉴活动,摘得最具特色奖和最具效益奖两项大奖,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成功迈出了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扩点增面,不仅满足了全市草食畜饲料供应,还有力地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特别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构树为饲料来源的生猪生态养殖效益显著,发展前景看好。凭借绿色安全,宜昌畜禽产品走俏市场,2020年7月,枝江双圆合作社禽蛋入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以清平猪、夷陵牛、双莲鸡、宜昌白山羊为主要品种的生态养殖畜产品比重达到30%,有效保障了各类优质畜产品的供应。
生态养殖绿色发展攀上新高峰
2017年,宜昌市政府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全省第一个市州级畜禽养殖“三区”与区域布局方案。在禁养区内,原则上禁止建设规模养殖场;在限养区内,依据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和具备治理条件的养殖企业数量;在适养区内,在不超过生态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优化养殖模式,完善治理设施,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几年间,全市共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987家、关闭屠宰场18个,立案查处乱丢病死动物违法行为27起,建成40个区域性无害化收集中心和187个病死动物收集点,切实守住生态底线。
科学治理,守住环境容量上限。2018年,市畜牧兽医中心制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分年度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对禁养区的散养户、限养区和适养区不需关停的养殖户进行全面治理。还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市级现代畜牧业发展等项目,不分养殖场规模大小,实行全覆盖、全治理。同时,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模式,组织院士专家团队指导养殖场户推广应用了一批节水、节粮、减药、减臭、生态养殖技术或标准,实现了养殖粪污源头减量。
经过三年努力,全市畜禽粪污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其中完成规模养殖场治理839家,超出市政府下达任务数59个,今年年底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将提前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融合发展链条延伸实现新突破
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宜昌的地方特有畜禽品种,生态价值高,贵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宜昌白山羊以900.0的“品牌强度”和176.7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全国畜牧类排行榜第一;清平猪销售价格是普通猪的2倍。全市共打造畜牧业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4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
我市以龙头企业、大型养殖场、畜牧合作社为依托,不断向精深加工、三产融合发展,向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延伸拓展,打造畜牧业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2016年以来,全市各地涌现出30多个牧旅融合发展的典型。宜昌百里荒牧业产业园依托6万亩高山草场、两大核心畜牧养殖基地,存栏宜昌白山羊3万只、夷陵牛0.5万头,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近5000农户靠畜牧产业链增收。枝江市牛郎山牛业特色小镇配套观光、牛主题饮食文化园“国牛苑”、亲子乐园等多项服务,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第三产业收入300多万元。
近几年,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我市挖掘整理了一批有价值的畜牧文化,每年举办年猪节、犁田比赛、斗牛等各类具有畜牧文化元素的活动100多场次。长阳清江方山景区通过演示土家民俗猪头祭山神仪式、品尝土家抬格子蒸肉等,“清江方山孝山冬祭万人年猪宴”文化旅游品牌声名远播;点军区土城乡落步埫村打造的“落步埫年猪文化节”,年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实现收入120万元以上。
风险防控能力达到新高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全市畜牧兽医部门拧紧“安全阀”、把牢“入口关”,全力呵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主体意识、防控机制、监管手段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市认真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到了应免尽免,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均保持在70%以上,超过了部省标准。积极探索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建成各类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14个,全国首个羊布病净化示范区建设达到假定净化标准。推行联防联控,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指挥部运行机制,确保了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监督有力,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我市持续加大畜牧兽医执法和监管力度。干部职工业务水平不断提升,6名选手先后在2018年和2020年两届全国、全省动物检疫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个和全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的优异成绩;2015-2018年,畜牧兽医执法案卷评查连续4年夺得全省第一;全市经纪人备案3200余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1482辆,位居全省首位。
在全省率先开展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证)试点,2020年11月,宜昌在全国动物卫生监督全链条监管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国家疫控中心党委书记张弘专门作出批示,对宜昌做法予以充分肯定。2021年10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来表扬信,对9月15日至17日由市畜牧兽医中心承办的全国动物检疫信息化现场会表示感谢。聚焦问题综合治理,“软硬”兼施补齐短板,逐级督导落实责任,全市畜牧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持续构建完善重预防、抓治本的长效机制,近几年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300多场次,参加人员达6000多人次。
产业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一头头奶牛站在垫有一层厚厚的锯末、谷糠、生物发酵菌等混合而成的“床上”,养殖场几乎闻不到异味。这是11月23日,记者在位于夷陵区的俏牛儿牧业有限公司见到的景象。“牛粪落在上面,在生物菌的作用下自然发酵腐熟,最后再经加工变成有机肥,用于饲草、蔬菜、花卉等种植。”公司负责人刘昌龙介绍,该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生物发酵床”奶牛养殖技术,充分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获得国际专利。
科技创新如何为畜牧业赋能?近年来,我市突出科技创新,为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持续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合作攻关,在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畜牧业龙头企业建立了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取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全市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2%。宜昌白山羊冻精和胚胎、清平猪冻精在国家畜禽基因库永久保存,宜昌鸭茅新品种选育开始进入全国区域试验,宜昌白山羊品种标准上升为部颁标准。
全市畜牧兽医部门在推广精深加工技术上下功夫,致力延长产业链,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宜围绕产业链传道授业解惑,培训领军人才200余人次。市畜牧兽医中心组织专家为丰联佳沃公司开发全牛宴系列菜品和牛肉干等即食食品共三大类12小类,实现年销售收入6200万元。指导老高荒等4家企业研究出烤肥羔、腌制、休闲羊肉食品和羊肉熟食、汤锅烹饪工艺,推出可炖、可炒、可煲汤、可即食等各类定型包装产品,解决了消费者不会烹饪羊肉的难题。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放眼宜昌大地,三峡畜牧产业园、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一个个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绿色梦想”在牧野延伸,一幅恢宏的绿色畜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沈洪学表示,全市畜牧兽医部门正按照省市全产业链的蓝图,加快打造宜昌优质畜牧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优质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00亿元,加工产值达200亿元。建成生猪生态养殖样板区、鄂西南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在全省率先培育“清平猪”畜牧业公共品牌。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延链,不断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续写畜牧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三峡日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金山路5号加州一号 电话:023-63316709 传真:023-63316254 邮箱:894262474@qq.com
Copyright 2021 © 第四届中国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 2021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渝ICP备14001477号-6 网站建设:九度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