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06-22
重庆联通立足重庆市荣昌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的优势特色,基于虚拟5G专网的云边协同+物联感知平台,创新技术实现智能环控、精准饲喂,健康识别3类5G应用场景打造,推动荣昌5G智慧养殖(生猪)示范场合理分布及建设,落地应用实施“一套体系+两个平台+一套系统”,推进生猪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试点探索。打造全国农业领域首个、重庆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取得显著成效,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有益探索。
荣昌区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距重庆90公里,离成都240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成渝地区是中国生猪主产区,荣昌猪更是世界八大、中国三大优良地方猪之一,品牌价值位居全国地方猪榜首。荣昌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拓展区,新华社定期唯一发布生猪价格指数的数据产生区。荣昌建设有全国农业领域首个、重庆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覆盖全国30个省市,交易额近1000亿元。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强调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明确了成渝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方向、路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的重要论述,荣昌结合自身畜牧科技优势,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同时,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级重要公共服务平台,率先促进成渝两地生猪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先行提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经验。重庆联通立足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新定位,践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使命,争当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用科技信息服务供给智慧养殖(生猪)示范点区建设,聚焦大数据智能化主方向,投身产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助力川渝携手共养“一头猪”保障市民“肉篮子”,赋能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基本情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生猪主产区,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2019年受非洲猪瘟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供应面临“大考”。作为传统养殖业,生猪养殖一直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自由、链条过长、品质难保等一系列问题。荣昌拥有中国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但是地理分散、丘陵山区(生猪)示范场面积大、猪只数量多,养殖环境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偏低,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较低、绿色高效养殖技术较为落后,重大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针对突出难题,重庆联通发挥数字化优势助力荣昌开展智慧养殖(生猪)示范点区建设探索,为生猪养殖关键技术攻关,着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二、主要做法
荣昌5G智慧养殖(生猪)示范场建设,利用5G网络提供接入能力,5G基站和UPF共享,以切片服务实现智能环控、精准饲喂、健康识别全场景覆盖,实现高灵活、低成本、快速部署。围绕感知重构、逻辑重构、应用重构三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推动智能养殖探索。感知重构:基于5G场景应用,完善畜牧单品种(生猪)前端数据采集方式和能力,填补全产业链数据采集空白。逻辑重构:基于联通虚拟5G专网的云边协同+物联感知平台,实现信息流的重构,解决地理分散问题,打破数据孤岛。应用重构:坚持“一套体系+两个平台+一套系统”,即一套畜牧数字资源体系、畜牧大数据模型算法平台和畜牧大数据应用平台、以及一套智慧畜牧应用管理系统。激活大数据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活力,为智慧农业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联通智慧。
(一)顶层规划抓落实,确立农业农村重点项目
荣昌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重点试点项目,实施全国首个国家级规模化养殖(生猪)示范场典型项目,已获批总投资2600万余元(中央投资2000万元,地方投资600万元)。重庆联通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试点区县项目撬动作用,建设一套畜牧数字资源体系,以两大平台——畜牧大数据模型算法平台和畜牧大数据应用平台为抓手,配套智慧畜牧应用管理系统,开展生猪大数据分析、产品应用开发,推进数字产业化;统筹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创新协调共享,推进生猪大数据产业链融合发展;基于重庆联通虚拟5G专网的云边协同+物联感知平台,串联重庆荣昌区内9个配套的5G智慧养殖(生猪)示范场,打造一体化感知平台,实现示范场数字能力均衡。
图1 底层大数据平台
(二)养殖资源体系化,平台应用提服务
生猪应用全产业链建设平台,涵盖生猪大数据采集、储存、管理、服务、交换和共享、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各方面。基于5G优势特性的叠加,前端数据采集能力增强,使得智慧养殖系统、猪肉溯源大数据等各应用系统也得以向前端延伸,更好支撑区域生猪产业全产业链数据汇集、分析、应用和服务。
图2 智慧养殖管理系统
(三)环境控制智能化,VR技术出效率
环境设备配套示范场。引进智能水、电表、AI盘点像机、边缘云、环境监测传感器、风冷热泵机组等设备落地配套七个示范场,实现养猪场环境、温度、湿度智能监测。通过VR技术的应用,对栏中的生猪进行跟踪,监测饲料和水的摄入量,以及猪只运动量等,甚至可以作出生猪的理想饲料计划。实现养猪工厂化、园区化,产业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养猪效率。
图3 现场建设图片
(四)精准饲喂提精度,猪只饲养数字化
AI像机、边缘云、智能自动饲喂器、5G智能耳标设备配套示范场,实现对猪的精细化管理。自动采集猪的体型、身长及体重等数据,分类展示种猪,全程监控猪只生长、繁殖、健康数据,通过数据计算进行精准下料。记录猪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有效提高管理精细度和专业度,降低了饲养成本。
图4 AI摄像机
(五)健康识别系统,构筑生猪“健康线”
在示范场配套边缘云、5G智能耳标、5G滑轨机器人、AI像机、AR全景摄像机、AR融合云服务,构筑健康识别系统,实现对猪只健康体态及异常行为的实时识别;生猪佩戴智能监控设备耳标,实现对个体体温、心跳、脉搏、呼吸等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筑起生猪“健康线”,极大提高了产能。
三、经验成效
荣昌5G智慧养殖(生猪)示范场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经济层面,智能环控场景的应用,预计节约人工成本50%左右;精准饲喂场景的应用,预计饲料成本节约8%、饮用水节约20%。现在,一名饲养员可养2000头猪,由电脑下达指令饲喂,无需人工。健康识别场景的应用,做到提前1~2天发现猪只异常。以万只级别的中大型生猪养殖场为例,预计累计一年可产生直接间接收益2000万元左右。
社会层面,为探索生猪产业数据化、数据产业化,提供实践遵循。荣昌首批6个生猪智慧养殖示范场已全部建成,基本上建成人畜分离、干湿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数据跟踪、全程溯源的标准化养殖体系。正在加速推动构建荣昌生猪数据标准体系,释放数字红利,培育壮大生猪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技术层面,通过产业创新,实实在在造福三农,确保做响生猪品牌。进一步发挥5G高容量、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及优势在智慧农业领域场景中实现广泛应用。5G的海量连接能力可最大程度满足智慧养殖快速增长的数据监测需求;5G低时延特性助力5G机器人等高实时性要求的数字场景;5G高带宽特性支撑畜牧专家远程诊断,视频AI等场景。
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到优先位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农业领域首个也是重庆市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的重大任务和战略机遇。重庆联通将聚焦“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国家首信、政府首选、人民首信的5G智慧农业服务体系,推广三农领域5G应用,服务政府对行业监管、完善农村乡村治理及公共服务、助力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金山路5号加州一号 电话:023-63316709 传真:023-63316254 邮箱:894262474@qq.com
Copyright 2021 © 第四届中国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 2021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渝ICP备14001477号-6 网站建设:九度互联